第三百一十七章 不一樣的早餐-《四合院:別惹我,我只想種地》


    第(3/3)页

    “這....”許大茂面色為難。

    “怎么?不愿意?”許衛國開口問道。

    “不是我不愿意,我是覺得我這樣給人家拿,會不會影響到他們做事情啊!”許大茂頗為疑惑道。

    “你放心吧,有你的幫助他們的工作效率還會提升,到時候給你記上一功!”許衛國笑著道。

    “真的!?”聽到能記功,許大茂頓時來了興趣。

    “當然是真的,你要是不愿意的話,我去叫別人吧!”許衛國故意說道。

    看到許衛國要去找其他人,許大茂徹底慌了連忙拉住許衛國,“衛國,我去我去!”

    說完,許大茂便開始給縫紉機拿原材料,順便跟別人吹噓許衛國給他記功,到時候能夠分到更多的錢,聽到這話,其他人立馬坐不住圍了過來。

    “衛國,你看看我能做什么?”

    “我現在也是空著的,也給我安排一個唄。”

    “讓我去給大家拿原材料吧,許大茂這家伙手腳不利索!”

    看著大家熱情的笑容,許衛國臉上也是露出了笑容,暗道果然是無利不起早啊!

    不過這剛好是他想要看到的,于是便開始安排起來。

    “你們兩個去中途抽檢每臺機臺做出來的羽絨服,發現什么問題及時反饋給制作羽絨服的人!”

    “你去找個空房間,不用太大,但一定要干燥、干凈,用來堆放羽絨服,之后你就負責收倉庫!”

    “你負責將做好的羽絨進行最后檢驗,然后入庫!”

    隨著許衛國的安排,現場越發整齊、流暢!….當婁曉娥她們上完課出來的時候,都被眼前的一幕給驚呆了。

    “衛國,你是怎么做到讓大家仿佛一臺機器一樣生產的?”

    許衛國笑著道:“這叫分工合作,也叫流水線作業!”

    “流水線作業?”婁曉娥愣住了。

    就連杜月、吳蘭、冉秋也都是好奇的樣子。

    許衛國便笑著解釋道:“所謂的流水線生產,又叫流水生產流水作業,指勞動對象按一定的工藝路線和統一的生產速度,連續不斷地通過各個工作地,按順序地進行加工并生產出產品的一種生產組織形式。它是對象專業化組織形式的進一步發展,是勞動分工較細、生產效率較高的一種生產組織形式。亨利.福特于1913年在密歇根州建立的生產系統。國外已經很流行了。”

    “流水線上固定生產一種或少數幾種產品零件,其生產過程是連續的;流水線上各個工作地是按照產品工藝過程的順序排列的。每個工作地只固定完成一道或少數幾道工序,專業化程度較高;流水線按照統一的節拍進行生產,所謂節拍,就是流水線上前后生產兩件相同產品之間的時間間隔;流水線上個工作地的生產能力是平衡的、成比例的、各道工序的單件加工時間等于節拍或節拍的倍數;流水線設有專門的傳送裝置,產品按單向運輸路線移動,咱們這個沒有流水線,所以頂多叫做分工合作!”

    “如果用上流水線作業的話,效率還再加快!”

    “由于勞動單位不用移動,流水線生產有極高的效率,它使大規模批量化生產成為可能。同時,因為生產單位只用對勞動對象進行一部分操作,而無須像以前對勞動對象整體負責,因此使工人技術進一步專業化。

    流水線加強了對分工的要求,而分工促進勞動生產力的原因有三:一,勞動者的技能因專業而提高;二,由一種專業而轉換到另一種專業要損耗不少時間,分工可以免除損失;三,簡化勞動和縮短勞動的機械發明因為分工基礎上才得以實現。分工是先于流水線的,而流水線有促進了分工,使分工更徹底。

    流水線中每個人的速度都在變動,有時快,有時慢,但是想做得比平均速度快的能力卻受到了限制,工作的速度必須取決于前面隊伍的速度。不能同步,達不到傳統意義上的均衡,問題就會出現,有時甚至不如不分工,因為就成品而言,遠不如不分工。”

    “有一天,福特汽車的工程師威廉·克來恩參觀了芝加哥斯威夫特屠宰場的動物肢解與傳動帶傳送的流水線生產過程,一頭頭牛被趕進屠宰場的生產線,當出來時整頭牛已經被分解為一塊塊牛肉,流水線的高效率引起了克來恩的主意,它將汽車流水線的概念報告給了生產主管彼得·馬丁,雖然對此想法有懷疑,但馬丁依舊鼓勵克來恩完善這個額想法,此后汽車流水線的想法傳到亨利福特的耳朵里。”

    “亨利福特受到啟發,提出了與屠宰流水線相反的工作工作流程,恰巧福特當時的底特律市郊海蘭公園建造的四層樓新廠房在這時落成,亨利福特決定在這里推行標準化的生產方式,首先確定生產的車型,然后分車型生產汽車所需要的零部件,再將5000多個零部件放在傳送帶上,經過傳送帶的工人依次組裝為一輛完整的汽車。通過操作工序的分解,汽車走向專業化和高效率的道路,運送到工廠的原料僅僅4天就可以完成整車出廠,這在當時是劃時代的進步,在高效流水線的加持下,福特t型車在19年的時間共生產了15458781輛,在當時世界上每兩輛車就有一輛是福特t型車!”.

    佛本是一道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