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太子之位-《苟出一个盛唐》
            
            
            
                
    第(2/3)页
    但他们君臣二十载,已经没什么不能说的了。
    李晔点点头,听其言观其行,不能因为一时揣测就一棒子把李祎打翻在地。
    毕竟这次东征,李祎在新罗的手段,为大唐解决了大患,在云南的表现也极为突出。
    只是封他为太子而已,又不是让位给他。
    换个角度,不封李祎为太子,封谁呢?
    李禔?李祐?
    李禔性格问题太大,完全不像个君主,扶他上来,将来说不定就跟曹丕一样倒向世家,弄出个外戚势力。
    李祐倒是朝气蓬勃,但根基太浅,而且并不擅长内斗。
    打天下的时候,上下利益都是一致的,谁是敌人谁是朋友一目了然,只需要提着刀子往外面捅就行了。
    但坐天下,就没这么容易了,敌人都是隐藏着的。
    所有的争斗都在台面下,那怕手中提着刀子,也不知道往哪儿捅,甚至在某些时候,手里的刀子也会不知不觉变成敌人。
    李晔其实对李祐有更好的安排。
    他是一个开拓者,而非守成者。
    “召京中文武忠臣,商议立储之事!”听了李巨川的话,李晔心中也就释然了。
    其实至今为止,李祎并没有辜负自己的期望。
    如果他真的走错了,能救则救,无可救药,再换一个就是,说不定到时候李祐就成长起来。
    除了李祐,张清婵、张清婉姐妹也添了三个公主、两个皇子。
    李晔这些年宝刀未老,为大唐的人口繁衍做出持续不断的努力。
    历朝历代换两个太子储君,不是稀松平常之事?
    有皇城司、宣教司在手,李晔对大唐的掌控超过历代君王。
    只要不动摇民间,朝堂上换几个人又能如何?
    李晔才是这场权力游戏的主宰。
    有张承业带头,赵崇凝默许,储君之位也就定了。
    其实现在也没人能争的过李祎,朝堂上,有张承业支持,地方上,就连崔源照也向其靠拢,军中,有淮南系鼎力支持。
    连裴家的都哑火了,其他人也就不用说了。
    太子之位就这么定下了。
    长安彻底陷入狂欢之中,百姓更关注老李家的传承。
    比他们自己娶媳妇嫁女儿还着急。
    这也说明现在的大唐得民心。
    诏令传遍天下,李晔又下令册封河东夫人裴贞一为皇后,钦天监选了良辰吉日祭告天地、宗庙。
    礼部有意把册封仪式打造成举国同庆的典范,大办特办。
    裴家更是风光无限。
    李晔全都由着他们,为了让百姓也高兴一把,把全国田赋恢复成十税一。
    汉代田赋三十税一,但也只是维持在汉文帝一小段时间,真这么低的税率,也不至于百姓卖儿卖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