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章 暗流汹涌-《汉大也》
            
            
            
                
    第(1/3)页
    “主君,有人偷偷在外徘徊,形迹可疑。”入夜后,杨延寿小声禀报。
    不出杨玉所料,果然有人深夜偷偷前来。
    昨夜饮宴上他说出推恩令时,曾留意观察众人神情,当时就猜测出里面不乏长安,吴楚等国安插的内间。
    但只是暗中观察,权做不知。
    他相信,燕饮结束后,必定有人将消息传递出去。有了今日白天一整天的缓冲,那些人也该做出反应了。
    “不要惊动他人,小心引来内室。”杨玉叮嘱道。
    婢女已经被他以不喜人陪侍为由打发走了,如今这里只有他跟杨延寿两人。
    “李彻拜见中方先生,深夜前来,实属逼不得已,望先生恕罪。”第一个来的竟是李彻。
    在梁王眼皮子底下,无数双眼睛盯着,当然逼不得已。杨玉装作没听懂什么意思。
    李彻偷偷观察杨玉表情,见其没有不悦,才悄悄松口气。
    两人跪坐下来,李彻有些犹豫,不时看向杨延寿。
    “此吾家人,亲如手足。”杨玉安其心。
    李彻明显松口气,说道:“昨夜听先生一席话,深入肺腑,彻受益匪浅。此次前来,想听听先生对当今天下大势见解,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说完,对杨玉一拜。
    “哦。”杨玉颔首道:“那吾就说说拙见。”
    李彻一震,忙打起精神。
    “自汉立国以来,先有高祖白登之围,后有吕后之辱,文帝时匈奴更是数次入寇,竟逼的文帝几欲御驾亲征,然终未成行,彼时匈强汉弱,二十年间文帝忍辱负重。终此种种,匈奴诚汉之大敌也,此为外患。
    另,正如吾昨夜所说,汉立国以来削藩不止,高祖诛异姓,吕后削刘氏,文帝虽仁德,亦有削藩之举,然诸侯坐大之势终是悬而未决。今上继位以来,观其重用法家之人晁错为御史大夫就能看出,削藩之心坚矣,诸侯国岂会坐以待毙,双方之间必有一战,此为内忧。
    内忧外患之下,一个不慎就是兵戈四起,危若累卵呀。”
    杨玉侃侃其谈,看似说的一字不差,但全是废话,但凡明智之人都能看出,大战势在必发。各诸侯国对朝廷削藩不满不是什么秘密,吴王刘濞图谋反叛更不是一天两天了,文帝还在位时就多有不轨。
    果然,没有听到什么有用信息,杨玉所说更非自己所想问,李彻有些焦躁。
    他忍不住问道:“不知中方先生如何看各国诸侯王,其人如何,中方先生可否评价一番?”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