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冉秋興奮道:“滿漢全席這個我知道!” 婁曉娥則是一臉迷茫的看向冉秋,“冉秋老師,那你跟我們講講這滿漢全席唄。” 冉秋看向許衛國,在后者緩緩點頭之后,她便笑著道:“滿漢全席,清朝時期宮廷盛宴。既有宮廷菜肴之特色,又有地方風味之精華;突出滿族與漢族菜的特殊風味,燒烤、火鍋、涮涮鍋幾乎不可缺少的菜點,同時又展示了漢族烹調的特色,扒、炸、炒、熘、燒等兼備,實乃中華菜系文化的瑰寶和最高境界。” “滿漢全席原是清代宮廷中舉辦宴會時滿人和漢人合坐的一種全席。滿漢全席上菜一般至少一百零八種,其中南菜54道和北菜54道,分三天吃完。滿漢全席菜式有咸有甜,有葷有素,取材廣泛,用料精細,山珍海味無所不包。” “滿漢全席菜點精美,禮儀講究,形成了引人注目的獨特風格。入席前,先上二對香,茶水和手碟;臺面上有四鮮果、四干果、四看果和四蜜餞;入席后先上冷盤然后熱炒菜、大菜,甜菜依次上桌。滿漢全席,分為六宴,均以清宮著名大宴命名。匯集滿漢眾多名饌,擇取時鮮海味,搜尋山珍異獸。全席計有冷葷熱肴一百九十六品,點心茶食一百二十四品,計肴饌三百二十品。合用全套粉彩萬壽餐具,配以銀器,富貴華麗,用餐環境古雅莊重。席間專請名師奏古樂伴宴,沿典雅遺風,禮儀嚴謹莊重,承傳統美德,侍膳奉敬校宮廷之周,令客人流連忘返。全席食畢,可使您領略中華烹飪之博精,飲食文化之淵源,盡享萬物之靈之至尊。” “滿漢全席以東北、山東、bj、江浙菜為主。世俗所謂“滿漢全席”中的珍品,如犴鼻、魚骨、鰉魚子、猴頭蘑、熊掌、哈什蟆、鹿尾、豹胎以及其他珍奇原料等。后來閩粵等地的菜肴也依次出現在巨型宴席之上。南菜54道:30道江浙菜,12道閩菜,12道廣東菜。北菜54道:12道bj菜,30道山東菜和12道滿族菜。“ “滿漢全席興起于清代,是集滿族與漢族菜點之精華而形成的歷史上最著名的中華大宴。乾隆甲申年間李斗所著《揚州畫舫錄》中記有一份滿漢全席食單,是關于滿漢全席的最早記載。” “滿漢全席其實并非源于宮廷,而是江南的官場菜。據李斗的《揚州畫舫錄》說:“上買賣街前后寺觀,皆為大廚房,以備六司百官食次:第一份,頭號五簋碗十件——燕窩雞絲湯、海參燴豬筋、鮮蟶蘿卜絲羹、海帶豬肚絲羹、鮑魚燴珍珠菜、澹菜蝦子湯、魚翅螃蟹羹、蘑孤煨雞、轆轤錘、魚肚煨火腿、鯊魚皮雞汁羹、血粉湯、一品級湯飯碗。第二份,二號五簋碗十件——鯽魚舌燴熊掌、米糟猩唇、豬腦、假豹胎、蒸駝峰、梨片拌蒸果子貍、蒸鹿尾、野雞片湯、風豬片子、風羊片子、兔脯奶房簽、一品級湯飯碗。第三份,細白羹碗十件——豬肚、假江瑤、鴨舌羹、雞筍粥、豬腦羹、芙蓉蛋、鵝肫掌羹、糟蒸鰣魚、假斑魚肝、西施乳、文思豆腐羹、甲魚肉肉片子湯、繭兒羹、一品級湯飯碗。第四份,毛血盤二十件——炙、哈爾巴、小豬子、油炸豬羊肉、掛爐走油雞、鵝、鴨、鴿、豬雜什、羊雜什、燎毛豬羊肉、白煮豬羊肉、白蒸小豬子、小羊子、雞、鴨、鵝、白面餑餑卷子、什錦火燒、梅花包子。第五份,洋碟二十件,熱吃勸酒二十味,小菜碟二十件,枯果十徹桌,鮮果十徹桌。所謂滿漢席也。”….“從文字資料分析,滿漢全席應源于揚州。此種滿漢全席集宮廷滿席與漢席之精華于一席,后來就成為大型豪華宴席之總稱,菜點不斷地予以增添與更新,又成為中華美食之縮影。” 聽完冉秋冉秋說完,除了許衛國外,房間內的其他人紛紛都用崇拜的目光看向冉秋。 “咱們家除了衛國肚子里面有東西外,就數冉秋老師最厲害了!”婁曉娥不禁感嘆道。 “冉秋老師真厲害!我要像你學習!”杜月頗為認真道。 冉秋有些害羞,“其實我能知道這些都是我爸爸經常讓我看書,這些都是從書上看來的。” “不過我和許大哥可沒辦法比,我是只能嘴上說說,但許大哥卻是能夠將書上的東西變為現實!這才是最厲害的。” “許大哥,我要是說得不對的地方,你可得糾正我啊!” 許衛國點點頭,同時也豎起了大拇指,“冉秋老師說的都很正確,也很全,厲害!” 得到許衛國的夸贊,冉秋越發害羞,臉上也是露出歡喜之色。 接著許衛國又看向婁曉娥,“曉娥姐,你可得好好向冉秋老師學習,這就是知識的力量,當別人不知道,而你知道的時候,你就比別人更厲害!” “別人也會更加尊敬你!” “知道了!我最近已經在看書了!”婁曉娥被許衛國點名,像極了班級里被老師點名的反應。 許衛國也沒有繼續說婁曉娥,點到即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