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掌勺之爭,分工合作-《四合院:別惹我,我只想種地》


    第(1/3)页

    “衛國,你說的是錯的吧!”婁曉娥第一個開口說道:“我覺得一個人得有真正的本領才行!”

    “的確,要是沒有真本領,那個劉七肯定成功不了!”冉秋也跟著道。

    許衛國聞言,微微一笑,看向其他人,“除了我和小丫外,你們都是這樣看待的么?”

    剩下杜月、吳蘭包括聾老太太都緩緩點頭。

    許衛國卻是搖搖頭,“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我一開始是怎么說的?劉七原本就是開飯店的,但是后面倒了!”

    “從始至終,劉七的手藝是沒有變的,而變化的是他遇到了那個欣賞他的人!”

    “所以并不是你有真本領才能成功,其實如果一匹劣馬遇到伯樂,也能成為一匹好馬!人也一樣,天才固然容易成功,但若是有那么一位伯樂在,才是成功的必要因素!而能力只不過是讓你成功的幾率變得更大一些!”

    “當然了,這些都是我一個人的意見,并不代表所有人,更不代表真理!”

    “但你們可以仔細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

    聽完許衛國所言,現場的人頓時陷入了沉默。

    一開始他們覺得許衛國說的有問題,但是仔細一想好像還真是這個道理。

    “衛國,你說的好像挺有道理的,想要成功的確是需要伯樂!”婁曉娥開口道。

    其他人也不像之前那么反對了。

    許衛國微微一笑,“呵呵,有一個理論,叫做幸存者偏差!”

    “幸存者偏差?!”

    當第一次聽到這個詞語的時候,現場除了許衛國外,其他人臉上都是充滿了疑惑。

    “沒錯,就是幸存者偏差!”許衛國點點頭,然后開口道:“幸存者偏差,是由優勝劣汰之后自然選擇出的一個道理:未幸存者已無法發聲。人們只看到經過某種篩選而產生的結果,而沒有意識到篩選的過程,因此忽略了被篩選掉的關鍵信息!”

    “額....不是太懂!”婁曉娥搖搖頭。

    “衛國,你能不能講得再清楚一點,不然大家恐怕都聽不懂!”杜月也是頗為疑惑的道。

    許衛國看著眼前眾人迷惑的樣子,便再次開口,“那我便給你們講一個故事來解釋吧,1941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外一個名叫沃德的教授應軍方要求,利用其在統計方面的專業知識來提供關于《飛機應該如何加強防護,才能降低被炮火擊落的幾率》的相關建議。沃德教授針對聯軍的轟炸機遭受攻擊后返回營地的轟炸機數據,進行研究后發現:機翼是最容易被擊中的位置,機尾則是最少被擊中的位置。沃德教授的結論是“我們應該強化機尾的防護”,而軍方指揮官認為“應該加強機翼的防護,因為這是最容易被擊中的位置”。”

    “那么大家覺得應該是聽軍方的話,加強飛機羽翼的防護,還是說按照沃德教授的結論,強化機尾的防護呢?”

    ….婁曉娥直接道:“這還用說么,當然是聽軍方的話了,畢竟他們才是真正開飛機的人,他們才清楚自己需要什么!”

    許衛國淺淺一笑,沒有發表意見,而是將目光看向其他人,“你們的想法呢?”

    吳蘭道:“哥,我覺得曉娥姐說的對,應該聽從軍方的建議!”

    “媳婦,你呢?”許衛國將目光看向杜月。

    杜月想了想,“我也贊同曉娥姐和吳蘭的分析。”

    “冉秋,你也跟她們一樣么?”許衛國笑著問道。

    冉秋輕聲道:“許大哥,我覺得應該聽沃德教授的,沃德教授是這方面的專家,而且進行了具體的研究,得出的結論比較科學....”
    第(1/3)页